何克抗教授:技术何以变革教学?
技术何以变革教学?革命性影响和深度融合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深度融合?对教育教学而言,怎样才算实现了深度融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先生。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这一论述首先出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在随后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提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路径和方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前不久发布的《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教育部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革命性影响”“深度融合”“内生变量”成为教育领域的高频词。
无论是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学者,还是教育一线的教师都在积极开展各种研究和变革教学的尝试,期望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深度融合”的路径,以实现“革命性”影响。然而,“乔布斯之问”也让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计算机改变了绝大多数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革命性影响”体现在“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上
记 者:现在谈起教育信息化,都会提及“革命性影响”“深度融合”,可见这两个词已经深入人心。但目前最让人困惑的是,革命性影响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体现?实现“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向又在哪里?
何克抗:“革命性影响”“深度融合”是教育部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文件中提出的两个重要命题。尤其后者,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共出现 10 次,可见其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以往,国际上公认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和方法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合”与“融合”,一字之差,其意义大不相同。
从国际范围看,“整合观”历来都只是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或顶多从二者同时改变的角度,去阐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意义与作用。“深度融合”的提出,旨在解决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长期停留在手段、方法上的应用层面,而对于教育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有限、成效不显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和探讨。我认为,2010年 11 月发布的《美国 2010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简称 NETP/2010)指出了症结所在。这份 80 多页的文件发布后,我研读了 3 个月。
我认为这份文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教育部门可以从企业学习的经验是,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也就是说,“革命性影响”体现在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找到一种全新的、能实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并显著提升教育生产力的途径与方法。
记 者:那么应如何理解“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呢?
何克抗:NETP/2010提出“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方向是对的,算是重大发现。但这份文件最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为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管理平台,实现美国四级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与体系结构的变革。我不认同这个结论,把变革的重点放在管理上,这是本末倒置。教育管理部门说到底是为教学服务的,培养青少年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而不是通过教育管理的变革实现的。所以,我们不能盲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要辩证思考,接受正确的,坚决摒弃不正确的。
在我看来,教育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学校教育,因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主要靠学校培养,学校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既然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与核心,那么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及主要内容就应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因此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根据上述的逻辑推理,显然,“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应该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上。
那么,“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的内涵又是指什么呢?
我在 2008 年出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一书中曾阐述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激发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 - 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即“深度融合”)的科学定义,也是“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三者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营造能够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教与学要求的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指的是,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信息化环境应能支持这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则是指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主导 - 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
衡量标准是课堂教学结构变革了没有
记 者:“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实质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那对于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该怎么实现这种变革呢?
何克抗:在对上述概念的确切内涵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并厘清实施“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基本思路以后,就可以找到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应对举措: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生产力和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实际上,实施这个应对举措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与方法涉及以下三个环节。
其一,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这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应将其落实到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
具体来说,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内化的主体;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方式要由单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纸质教材为主,信息化教学资源(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课件库、案例库、光盘等)配套支持;教学媒体要由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能辅助教师“教”,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学”的工具(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其二,要实施能有效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并把这个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这只有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形式。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或某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或目标,例如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如果这些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组合运用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标,那么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其三,要开发出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除了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外,还应开发出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以及协作交流、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不同学科应开发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
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创新教学模式,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业务培训,使教师将新方法、新资源切实运用于课堂教学。事实上,只有上述三个环节都落实了,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从而大幅提升各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信息技术真正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
记 者: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很多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些实践探索是否实现了“深度融合”呢?
何克抗:目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的创新教学模式并不多,其中包括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也包括我们团队在中小学实施多年的跨越式教学模式。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翻转课堂为例,我们来分析其是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
当我们全面、深入地来观察翻转课堂的作用与效果时,就会发现翻转课堂同时关注课堂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并力图实现这四个要素地位与作用的改变。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讲,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地位作用,课堂上教师的“讲”变成了教师主导下的师生“交流与互动”,课前预习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教学流程讲,课堂中的知识学习放到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上进行知识内化与运用;从教学内容讲,由原本的预习教材变为学习教师的微视频,教学资源更为丰富;从教学媒体讲,微视频既能辅助教师的“教”又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从这些角度去分析,不难看出,翻转课堂确实是在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是否实现了“深度融合”,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课堂教学结构变革了没有,课堂教学系统中四要素的地位、作用改变了没有,变革的程度有多大,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变革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有文化自信
记 者:有了衡量标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依此评判变革的成效?
何克抗:不。有了评判标准,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所有变革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我们从 2000 年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简称“跨越式教学”。到目前为止,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与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在全国 30 多个实验区(含 17 个农村实验区)近 600 所实验校,开展了跨越式教学试验研究。经过整整 18 年的实践探索,大量测试数据和实际案例证明,在根本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跨越式教学确实实现了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
跨越式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关键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这也是跨越式教学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所在。
跨越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寻找到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并针对学科特点开发出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出新型的“主导 - 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落实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三个环节。
在创新教学模式环节中,我们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小学语文低、中年段的“2-1-1模式”是一种识字、阅读、写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时间上讲,指的是课堂上前20分钟教师主导讲解,完成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中间10分钟进行“扩展阅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读网上的儿歌、童话及各种小故事;最后10分钟用于“写话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在电脑上用拼音打字软件进行写作表达。后面的20分钟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深入学习,巩固、深化、拓展课堂教学目标,并在阅读和写作中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体验与内化。
随着每节课10分钟阅读和10分钟写作练习的累积,在二年级结束时,学生的识字量已普遍接近3000 字,课内阅读量达60万字(若有网络环境可达90万字),写作方面由最初只能写出一两句话的读后感,到后来人均每天完成近千字的习作,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质量提升方面的“跨越”。这些都是在课内通过高效课堂来完成,绝对不增加学生的课业和课外负担。
跨越式教学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将识字、阅读、作文三个环节孤立、割裂的做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这种教学模式是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在真正认识儿童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了儿童思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将2~7岁称为前运算阶段,7~11 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15 岁为形式运算阶段。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一年级6~7 岁的儿童其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不一定局限在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只有基于表象的思维和离不开具体事物支持的初步逻辑思维。他们可以具有形式运算阶段的认知特征,即基于命题和假设的较高级的逻辑思维,也就是具备了写作的能力。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的支持,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此外,还有跨越式教学小学与初中英语学科的“1-1-1 模式”,小学高年段及初中数学学科的基于“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的五环节教学模式,都是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根本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实现了学生思维品质、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的“跨越式教学”模式。
记 者:这么说,跨越式教学虽然被称为“中国式翻转课堂”,但实际上与西方的翻转课堂还是有区别的。
何克抗:跨越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共同特征都是变革课堂教学结构,但也有显著区别。“翻转课堂”于2007年在美国发端,而我们倡导的跨越式教学最早于2000年就开始试验研究,2002年9月建立起第一个实验区,后来学科也由语文扩展到英语、数学及其他学科。西方翻转课堂大面积推广存在学生年龄限制,因为课前在线学习效果受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影响较多;而跨越式教学则全部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并且完全没有作业,明显比西方翻转课堂的学生负担轻,也彻底解决了西方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受年龄影响的问题。
再比如创客教育,中西方的创客教育具有共性:强调在创造中学习,实施方式是基于项目或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倡导通过协作、交流、共享深化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也都关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的创客教育是把青少年培养成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与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实体作品的创客人才,侧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则是倡导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其中,创新意识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为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创新和为谁创新”的问题,是动力和目标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
中国有很多地方,尤其是科技方面需要向西方学习,但我们绝对不要盲目照搬,更不要唯西方马首是瞻,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规律,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了解更多“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变革”
就来“第三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
— THE END —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5期,原标题《技术何以变革教学?——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
责任编辑:祝元志
微信编辑:李中华
往期荐读
“第三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进入倒计时,敬请关注精彩播报!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欢迎来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